刚开始大家还忍着,可她越说越离谱,最后一句直接出口:“要不是棒梗天天往厂里跑,李建国也不能累成那样!”
这话刚落,王秀兰端着洗脸水从屋里冲出来,差点没把盆砸过去。
“你放什么狗屁?李建国病了你来照顾了吗?饭你送过吗?药你帮忙拿了吗?”
“你还敢说是我们害的?”
贾张氏不甘示弱:“我不照顾,那是我没责任!你们装贤良,倒贴的事都干的出来,李卫东不是棒梗爹,干嘛扛他这摊子?”
王秀兰眼眶都红了:“那你让你儿子自己过活呗?早年你们一家是咋把棒梗往外一扔的,院里谁不清楚?”
围观的邻居全都站住了,谁也不吭声,但脸上的意味都很明白。
棒梗听说动静,从厂里请了半小时假赶回家,一进院就冲贾张氏吼了一句:“你要是觉的我碍事,你现在就去厂里撤销我的录用,我自己走!”
“我不欠你们家的,也不靠你们的。”
这话一出,整个四合院都炸了。
李卫东没说话,从屋里出来,扫了一圈人,指着贾张氏:“你自己选——是闭嘴回屋过日子,还是我把你这点破事写材料送街道居委会?”
“院里这段时间都看着呢,你天天挑事,污蔑人,诬赖小孩,你真当没人能治你?”
“我告诉你,李建国现在病了,棒梗我来管,没人逼你管,也没指望你有良心。”
“但你再敢上嘴,我立刻申请让你这户取消街道低保挂账!”
贾张氏被这番话怼的直哆嗦,连着“哎哟”了两声才回屋,门一摔,整院安静了。
系统提示跳出:
【任务完成:“四合院负面行为制止”】
【正义值+60】
【群众风评:稳定→好感+2%】
【新增标签:居民信服度提升】
王海棠走过来小声说:“你这回是把她彻底踩死了。”
李卫东点头:“她那种人,不能靠劝,要靠压。”
“有时候院风坏,不是因为坏人多,是没人敢收拾第一个跳出来作妖的。”
当天晚上,棒梗主动去医院守夜,王秀兰把饭烧好一人一份送过去,什么都没说。
李建国虚着眼看了棒梗一眼:“这几天辛苦你了。”
棒梗低着头说:“不辛苦,我长大了。”
李卫东坐在窗边,开着厂里的对账本,头都没抬一句话:“以后这些破事,别让我再出手。”
“你能撑的住了,就自己顶。”
棒梗答应了一声:“我明白。”
那晚,整个四合院,没人敢再造次。
贾张氏被怼了个彻底没声,四合院这几天像换了风,谁也不敢再挑事。
李建国病情稳定,棒梗也顶的住,雨水帮着照料,王海棠那边资料组也重新跑顺。
本以为可以喘口气,可这天早上,系统突然弹出一条提示:
【累计正义值达标,系统权限升级】
【已解锁模块:“街道调拨数据共享线”】
【是否接入?】
李卫东皱了下眉,点了“确认”。
几秒钟后,系统界面右上角跳出一个全新的界面:
“街道调拨总览图”。
密密麻麻,全是红星厂以外的调拨单、外采申请、街道批文流转、三类仓库物资周转,甚至连仓库夜间入库数据都一清二楚。
他眼前猛地亮了。
“原来——街道一直有这张图。”
他之前一直以为厂里各走各的,街道就是个中转站,结果现在一看,那些申请批条根本不是“单点挂号”,而是早被人分了类、走了流,甚至有部分单子是先批再补材料。
换句话说:
有人能预知批文的流向,有人能提前截流物资。
他翻到最近一笔单子,是“朝阳厂维修用铜线申请”。
表面写的好好的,但备注却标了句:“转用于城北中学线路建设计划”。
这笔单子李卫东记的——调的是“紧急周转”,是调度室挂号帮他们发出去的。
可现在看明白了,根本不是“急修”,是拿来转手。
而且街道批准时用的是“社会单位优先通道”。
他再查这通道,发现这三个月,红星厂的单子一个都没进过“优先”。
系统提示弹出:
【新支线触发:“打破街道批文壁垒”】
【任务目标:揭开非公开批条特权名单】
【奖励:正义值+150,“系统追批反溯权”】
李卫东看着那一堆批条,脑子飞快转起来。
他终于明白了,之前那些仓库货“丢了”、批文“下错了”、协调站“找不到人”……
不是流程出错,是从源头就有人拿着“透明”的系统当“黑箱”玩。
他点开系统右上角权限选项,开启“追批反溯”。
画面里,一条条旧批文的落点一一浮现。
他盯着看了半小时,最后锁定三个人名——全是街道协调站和文印组的骨干。
每人名下都有几十条“预批挂账”的单子,而且从未公开过用途。
这会儿王海棠推门进来:“我听小赵说你今天不去仓库?”
李卫东头也没抬:“今天我不盯仓库,我要盯批条。”
王海棠听完坐下:“你是不是看到那张图了?”
李卫东点头:“看到了。”
“我以前只以为他们批文流程绕,没想到他们批的是人,不是货。”
“红星厂的单子再干净,也没机会抢的过那些早就进名单的人。”
“所以我现在明白了,要是我还想干下去——不拆了这张街道的‘特批网’,红星厂迟早又被吃回去。”
王海棠沉默了一下:“要干你就说,我这资料组,没人怕的罪人。”
“怕的是白干活。”
李卫东点开系统,弹出汇总表。
他准备——从这张“特批名单”下手,先一个个查,再一个个掀。
他不是冲着谁去,是为了让以后所有人想调东西,先的走正路。
第三天一早,李卫东带着那份“特批名单”下楼,没回厂,直接去了街道协调站。
他不是去谈的,是去敲桌子的。
一进门,就直奔调拨档案科,把那份名单摊在桌上,指着最上面的三个名字——
“这仨人,近三个月共申请调拨单64条,其中52条走的是‘预批挂账’,从未公示过,走的全是‘街道紧急渠道’。”